可控硅-单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贴片可控硅 可控硅-单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贴片可控硅
  • 产品
  • 参考设计
  • 应用领域
  • 关于我们
  • 样品申请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登录

可控硅的自我保护

单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
7 月前

可控硅在工业电路中使用占比很大,如果容易出现问题,那么替换维修起来很麻烦,因此可控硅有自我保护机制,本文为大家介绍可控硅的自我保护的一些机制。

1.晶闸管关断过电压(换流过电压、空穴积蓄效应过电压)及保护

晶闸管从导通到阻断,线路电感(主要是变压器漏感LB)释放能量产生过电压。由于晶闸管在导通期间,载流子充满元件内部,在关断过程中,管子在反向作用下,正向电流下降到零时,元件内部残存着载流子。这些载流子在反向电压作用下瞬时出现较大的反向电流,使残存的载流子迅速消失,这时反向电流减小即diG/dt极大,产生的感应电势很大,这个电势与电源串联,反向加在已恢复阻断的元件上,可导致晶闸管反向击穿。这就是关断过电压(换相过电压)。数值可达工作电压的5~6倍。保护措施:在晶闸管两端并接阻容吸收电路。

2.交流侧过电压及其保护

由于交流侧电路在接通或断开时出现暂态过程,会产生操作过电压。高压合闸的瞬间,由于初次级之间存在分布电容,初级高压经电容耦合到次级,出现瞬时过电压。措施:在三相变压器次级星形中点与地之间并联适当电容,就可以显著减小这种过电压。与整流器并联的其它负载切断时,因电源回路电感产生感应电势的过电压。变压器空载且电源电压过零时,初级拉闸,因变压器激磁电流的突变,在次级感生出很高的瞬时电压,这种电压尖峰值可达工作电压的6倍以上。交流电网遭雷击或电网侵入干扰过电压,即偶发性浪涌电压,都必须加阻容吸收路进行保护。

3.直流侧过电压及保护

当负载断开时或快熔断时,储存在变压器中的磁场能量会产生过电压,显然在交流侧阻容吸收保护电路可以抑制这种过电压,但由于变压器过载时储存的能量比空载时要大,还不能完全消除。措施:能常采用压敏吸收进行保护。

4.过电流保护

一般加快速熔断器进行保护,实际上它不能保护可控硅,而是保护变压器线圈。

5.电压、电流上升率的限制

6.均流与晶闸管选择

均流不好,很容易烧坏元件。为了解决均流问题,过去加均流电抗器,噪声很大,效果也不好,一只一只进行对比,拧螺丝松紧,很盲目,效果差,噪音大,耗能。我们采用的办法是:用计算机程序软件进行动态参数筛选匹配、编号,装配时按其号码顺序装配,很间单。每一只元件上都刻有字,以便下更换时参考。这样能使均流系数可达到0.85以上。为了减少并联,选用大元件。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均流度,并减小损耗,因为每一只元件都存在一个 压降, 这也是整流器的主要损耗。

相关信息

Semiware拥有可控硅等分立器件系列产品的完善产品阵容。公司凭借其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和终端产品的应用背景,为电子、汽车和工业市场上的客户提供服务。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Semiware 官方网站:https://semiware.com

可控硅的保护特性可控硅过电流保护晶闸管关断
0
0
双向可控硅应用的黄金规则
上一篇
可控硅与开关管的区别
下一篇

评论 (0)

取消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

  • 单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 可控硅参数和符号说明
  • 可控硅与开关管的区别
  • 双向可控硅应用的黄金规则
  • 三象限可控硅和四象限双向可控硅的区别

搜索

相关

MCR100-8系列灵敏触发型单向可控硅电性参数及数据手册
7 月前
STD4A60BW系列贴片可控硅在电风扇中的应用
7 月前
单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7 月前
可控硅参数和符号说明
7 月前
可控硅与开关管的区别
7 月前

标签云

BTA41-1600B (1) MCR100-8 (1) MCR100-8数据手册 (1) MCR100-8规格书 (1) 三象限可控硅 (1) 单向可控硅 (3) 单向可控硅工作原理 (1) 单向可控硅检测 (1) 双向可控硅 (5) 双向可控硅应用 (1) 双向可控硅检测 (1) 可控硅 (1) 可控硅参数 (1) 可控硅电压击穿 (1) 可控硅电流损坏 (1) 可控硅的保护特性 (1) 可控硅的分类 (1) 可控硅的封装 (1) 可控硅的应用 (1) 可控硅的符号 (1) 可控硅的象限 (1) 可控硅符号 (1) 可控硅触发电路 (1) 可控硅过电流保护 (1) 四象限可控硅 (2) 开关管 (1) 微触发可控硅 (1) 整流元件 (1) 晶闸管 (3) 晶闸管关断 (1) 灵敏触发型可控硅 (1) 电风扇用可控硅 (1) 贴片可控硅 (2) 高压可控硅 (1)
  • 产品
  • 参考设计
  • 应用领域
  • 关于我们
  • 样品申请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可控硅-单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贴片可控硅. Designed by 单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
合作伙伴: 赛米微尔 Semiware 赛米微尔官方博客 Semiware Blog
  • 双向可控硅5
  • 晶闸管3
  • 单向可控硅3
  • 四象限可控硅2
  • 贴片可控硅2
现在登录
  • 产品
  • 参考设计
  • 应用领域
  • 关于我们
  • 样品申请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